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集体备课 永远在路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开展第三次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持续提升我校思政课建设的质量与水平,9月17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程组在K1-501召开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次集体备课会。原理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课程组负责人侯薇老师主持。

本次集体备课以“问题链教学”为核心框架,围绕“实践观”“认识观”两大模块的问题链展开,学生代表全程参与困惑反馈与教学设计研讨。阎云龙老师首先结合预设问题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其他主义的实践有什么不同”“马克思主义定义的实践,具体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其他主义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具体是什么?等,系统讲解第八讲、第九讲的教学思路,重点融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原著内容;结合“游本昌入党”典型案例,具象化讲解“实践的社会性”“自觉能动性”特征,同时关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说明个人实践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问题链认识的过程是什么?的研讨环节,学生代表吕广浩结合自身学习困惑提出:“对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去粗取精’过程缺乏实操理解,难以结合原著案例说明认识的飞跃”,阎云龙老师据此调整教学设计

本次备课会特别加入“AI教学赋能问题链”环节。课程组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利用AI工具辅助教学学生代表王朝洋反馈:“AI工具让抽象的认识过程更具象,结合游本昌的案例后,对‘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备课会最后,侯薇老师强调,学生参与集体备课是推动思政课“以学定教”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持续以问题链教学为抓手,深化原著理论与时代案例、AI技术的融合,把鲜活素材转化为教学资源,把学生困惑转化为教学突破点。

会议现场


文稿:阎云龙

摄影:姜薇薇

审核丁娟侯薇姜薇薇

责任编辑:高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