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集体备课 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召开第五次集体备课会
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10月22日下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在K1-506教室召开了本学期第五次集体备课会。课程组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课程组负责人韩高良主持。
本次备课会围绕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第十一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展开。刘祉烨老师就第十章内容进行说课,以“重要性—具体要求—实践路径”为主线,通过播放中华文明国际形象网宣片激发学生的文化探索兴趣,生动阐释了文化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她结合典型案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程,深入讲解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引导学生增强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
黄春梅老师随后就第十一章内容说课,聚焦“为何加强社会建设”“何为社会建设”“如何加强社会建设”三大核心问题。她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关切的民生问题,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民生与社会建设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说课环节后,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建议思政课教学能更好联系时事热点与学生关注点,避免单一理论灌输;并希望采用“讲授、演绎、实践、反思”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主动思考与表达。
在教师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围绕两章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学生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认知困惑,大家建议增设课堂讨论,引导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深化理解。对于第十一章教学,一致认为应紧扣学生身边的民生问题,精准把握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
本次集体备课会紧扣课程核心内容,通过系统深入的说课研讨与坦诚务实的师生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会议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把握,更集思广益,明确了提升教学针对性与吸引力的路径。此次备课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奠定了坚实基础。课程组将充分吸收本次会议成果,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

会议现场
文稿:刘祉烨
摄影:黄春梅
审核:韩高良 刘祉烨
责任编辑:燕欣欣 丁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