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备课 永远在路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开展第三次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提升我校思政课建设的质量与水平,9月1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程组在K1-106召开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原理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课程组负责人侯薇老师主持。
本次集体备课由阎云龙老师围绕第八讲、第九讲的内容进行说课,对“实践”和“认识”部分的课程设计进行了详细讲述。阎云龙老师以李时珍写就《本草纲目》这个典型事件进行导入,通过东西方关于实践观点的对比突出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正确性,结合丰富事例对实践的基本结构进行讲解,分析实践基本特征,通过具体事例阐释实践的多样形式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性、优越性,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剖析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进行了细致讲解,并对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的实践旨归进行了阐释;通过展现三代塞罕坝林场人的奋斗风采,讲清了塞罕坝建设者“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讲深了习近平总书记“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的殷切嘱托。
在阎云龙老师说课结束后,原理课程组其他老师群策群力,积极发言,为本课设计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宝贵意见。侯薇老师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重要实践,一定要用心、用情将这个伟大实践讲清、讲好。丁娟老师指出,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讲解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意义;张珊老师补充道,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方便学生理解。其他老师相继作了补充。
未来,原理课程组的教师们将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实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共同书写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会议现场
文稿:阎云龙
摄影:张婷
审核:侯薇 丁娟
责任编辑:周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