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青春视界·思政新声”——燕京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届思政微视频大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燕京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2月5日举办了第三届大学生思政课微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旨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培育时代新人。校党委书记朱代春、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以及传媒学院辅导员陈慧敏老师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在颁奖典礼上,校党委书记朱代春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青年学生应深刻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成就与未来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朱书记高度评价了大赛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积极成效,并强调这些优秀作品展现了青年学子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热爱与担当。他鼓励学生们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能力,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同时,朱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建设上的努力与成绩给予肯定,并希望学院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活动伊始,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祖国的成长短片《有幸》,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与奋进的力量。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致开幕词,她回顾了近年来学院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对同学们的精彩表现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大家继续发扬探索精神,为思政课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大赛共收到百余部作品,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决出一等奖8组,二等奖15组,三等奖24组,共计47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以青年视角、青年话语、青年方式,讲清、讲实、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

在优秀作品展示环节,多部获奖作品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其中,《我们的青年时代》以传媒学院同学的精彩演绎,展现了“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的奋斗与担当;《我心中的毛泽东》则通过深情的叙述,再现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形象;《听秋——秋瑾》以承德避暑山庄为背景,讲述了秋瑾烈士的英勇事迹;而《军博的红色生命力》和《开滦煤矿的劳模精神》则分别通过展现军事博物馆和开滦煤矿的历史,弘扬了革命精神和劳模精神。

颁奖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学生们表示,通过参与此次大赛,他们对思政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追求高质量发展、勇于创新的信心和决心。燕京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表示,将继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青年。

此次颁奖典礼不仅是对优秀作品的表彰,更是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燕京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这样的活动,深化了“大思政课”教育,激发了青年学生的青春力量,为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现场

文稿:刘志 丁娟

摄影:校办全媒体中心

审核:胡伟 黄春梅 丁娟 周月

责任编辑:周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