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集体备课 永远在路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开展第五次集体备课会

为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深化教师对党史内容的理解与讲授水平,3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在K1-508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五次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由端悦丽、丁娟两位老师主讲,课程组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本次备课会以“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为主题,聚焦第五章内容,探讨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课程组共同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数据驱动课案换新”教研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聚焦中国革命新道路深化党史教学内涵

端悦丽老师从历史背景出发,详细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探索历程。她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是党在艰难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重要体现。教学中应结合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如何形成的,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道路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丁娟老师则从教学方法入手,分享了如何通过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内容。她建议,教师可以结合革命先辈的故事,如井冈山斗争、长征精神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理解力。

学生参与备课推动教学创新

本次备课会特别邀请学生代表参与,为课程设计提供宝贵建议。学生们表示,希望教师在讲解中国革命新道路时,能够结合当代青年的实际生活,例如通过对比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与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革命精神。此外,学生们还建议增加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增强课堂的沉浸感和互动性。

“数据驱动课案换新”探索数智化教学新模式

围绕“数据驱动 课案换新”教研主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数智化教学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向。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可以精准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智能教育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互动式党史知识竞赛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会议最后,课程组负责人对本次备课会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教师们的深度思考和学生代表的积极参与。她表示,集体备课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未来课程组将继续以“数据驱动 课案换新”为引领,探索数智化教学新模式,打造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思政课堂,为培养具有历史视野和时代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

 

文稿:丁娟

摄影:端悦丽

审核:端悦丽 阎云龙